Chef Gary 會如何轉譯這個秋天?
Continue reading 記:「 THOMAS CHIEN Restaurant 」 – 2024 秋季菜單 –
Chef Gary 會如何轉譯這個秋天?
Continue reading 記:「 THOMAS CHIEN Restaurant 」 – 2024 秋季菜單 –
以前讀書時,老師在課堂提問:「你們覺得去電影院看電影是什麼樣的行為?」
有同學說是社交,我馬上出聲反對:「怎麼會是社交?應該是沉浸在螢幕中敘事,跟編劇、導演、演員獨處的過程。」
後來一次參與商務聚餐,恰是放在口袋已久的名單。然而用餐過程需高度專注社交應對,僅能趁談話空檔塞佳餚入口。除了留心咀嚼速度合乎禮儀,同時需高度專注在對方話語,理解與思考如何回應。
那天對桌上佳餚感到扼腕嘆息。就像派對上遇到眾多好友,我很在意對方,卻只能過個水無暇深談。 Continue reading {專欄文章}那些與食物專注對話的獨食片刻
一開始沒聽清楚N型宴的「N」所為何來,宴席中聽到了主持人再次說明,覺得這取名的概念很妙,也對彰化又多了一分記憶點。
雙11那天,在彰化參加一場特別的晚宴。在員林「新夢幻三家」旁,兩百多年三級古蹟「興賢書院」前,大型餐宴頂棚下,花藝師巧手妝點的餐桌。
沒想到今年中秋前,除了蹲點村上桃貴觀察烏金酥製作,還發掘到雲林北港「新興烘焙坊」,有款絕對值得記錄的「虎頭蜂親子蛋黃酥」。
「親子」兩字是我自己取的,呼應蛋黃酥上趴了一隻虎頭蜂,蛋黃酥內餡約有七到八隻的虎頭蜂蛹。那不就是親子嗎。
乍聽虎頭蜂與蜂蛹似乎有些嚇人,但在山產店吃過酥炸料理,有的香脆、有的爆漿豐潤,都是好吃的記憶。
四十年左右的老餅店,接手的第二代主理人蘇立吉先生,是位捕蜂狂熱者。
「一收到通知哪邊有蜂窩要處理,他眼睛都會發光。」第二代老闆娘笑說。 Continue reading ⎨飲食記錄⎬雲林北港販售近20年的專利「虎頭蜂親子蛋黃酥」
週六晚間五點半,建於1970年的水林鄉尖山腳鏜元府前,點亮了燈火。
庄內各家陸續端著熱騰菜餚,走入居民活動中心,擺上屋內長桌。
「通常我們會擺在廟前廣場,今天看起來要下雨了,所以擺在室內。」帶我前去的在地人,人稱小陳大哥的陳弘益說。
庄內居民目前僅剩105位,這個庄內的一家一菜慶生BUFFET,是庄內村民自發性的活動,每回都有半數以上的居民參與。
過去陸續辦過幾回,今年四月開始,每個月農曆最後一個週六晚上,都會在廟前舉辦。
我看著長桌上二三十道菜餚,沒有一道重複。
「大家會先商量好各自做什麼菜嗎?」我好奇問。 Continue reading ⎨飲食記錄⎬我到雲林水林鄉尖山腳參與了庄內每月一家一菜慶生BUFFET
吃了兩年「村上桃貴」中秋與年節限定的「烏金酥」。直到今年中秋前,終於有個機會,能去待上一整天,親臨烏金酥製作過程。
進到內場時,明昌邊說邊幫忙孟芬備料。
孟芬高中第一堂烹飪課,學的就是蛋黃酥。進入社會後,在藥局服務十多年。沒想到回過頭,跟明昌回到布袋家鄉從事手做烘焙,又重拾蛋黃酥的手藝。
我留意到出爐的蛋黃酥,表面澄黃鏡亮且完整無裂。
盯了半晌:「好漂亮喔」不禁喃喃自語。
Continue reading ⎨目擊內場⎬ 在嘉義布袋看「村上桃貴」做烏金酥
你願意付出多少,來換取心中嚮往的生活,還有,傳達你對於這世界的想像。
兩年。位在宜蘭冬山的「華德福教育實驗學校」旁,座落一間開了兩年的街角麵包店。兩面大片落地木框玻璃採光,窗明几淨,溫暖透亮。
邊柱上插支小旗子,上頭是「莢麵包」的logo。豆莢的意象,發想於女兒的小名「小豆莢」,店主夫妻兩人為了女兒的教育,從台北舉家遷到宜蘭。山型跟太陽的意象,源於店主夫妻都熱愛戶外活動,甚至曾起心動念,想在金山或深坑山中開麵包店。麵包的意象,記載了先生裕德從香港到台灣,從事烘焙業二十多年;太太小寶,在二十八歲那年,離開原本從事的電影工作,到穀研所進修後,兩人在台北知名貝果店「好丘」工作相識的歷程。 Continue reading 夢想與生活之間,剛剛好的比例──我在「莢麵包」待了一整天
沒有特定宗教信仰,但自從七年前,首次參與媽祖遶境。「三月瘋媽祖」成了我年度to-do-list中的重要項目。
我大概就是所謂的一日媽祖遶境粉,不會刻意追隨大甲媽祖或白沙屯媽祖,也從沒走過全程九天八夜,最長不過就三天兩夜。
每年總以跛腳作收,但仍樂此不疲。仔細想想,什麼時候有機會徒步十幾小時,如此慢速去感受這片土地。 Continue reading 動魄後的風景,我的2023媽祖遶境之旅
小酌時,你是純飲派?還是佐食派?
我小酌時習慣搭食,但不愛用「下酒菜」來形容搭酒食物。因為那顯得食物彷彿是配角,或是酒很難喝,才需靠菜吞嚥入喉。
不特別嗜酒精帶來的醺然與迷離,較好酒與搭食間的風味體驗。對我來說,兩者之間,主從是不存在的。 Continue reading 獨酌輕飲,我的酒食佐搭生活儀式
一月,水林颳起刺面的東北季風,空氣中帶海風的鹹,暌違數日的見晴,農機翻鬆半沙壤的地瓜田埂,十來農工正彎腰拾揀,黃皮黃肉的臺農57號地瓜。
「東北季風將海邊鹽分帶到地瓜田,所以咱大溝的地瓜吃起來,甜帶鹹。採收前的寒流霜降,地表被白色冰晶包覆。低溫暫緩地瓜生長,讓甜度與綿度大幅提升。甘薯的天敵蟻象蟲在低溫下不易生存,所以不需特別用藥對抗病蟲害。」田埂邊,剛為採收農工送來點心的農主吳鴻杰說。 Continue reading 他們擇歸故里,用地瓜道出不只這樣的水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