蒙太古奶油彎月可頌@驛家麵包店

吃了最近很火紅的蒙太古奶油彎月可頌。好奇研究一下蒙太古奶油跟彎月可頌。

蒙太古奶油是來自法國AOP認證發酵奶油,AOP(Appellation d’Origine Protégée)是法國一種法定保護產區認證,對於法國所生產的優質農牧產品訂定明確規範,以奶油為例,包括:乳源產地、乳牛品種、食用飼料、奶油製程、集乳時間、發酵熟成時間、發酵菌種和溫度等,都在認證範圍。

法國目前只有三個奶油產區被AOP所認證,包括伊思尼(Isigny)、夏特朗‧伯瓦圖(Charentes-Poitou)、布雷斯(Bresse)。蒙太古奶油來自於法國溪南部的夏特朗‧伯瓦圖產區,同一產區的AOP奶油還有艾許(ÉCHIRÉ)、 藍絲可(LESCURE)、La Conviette。

夏特朗‧伯瓦圖產區AOP奶油多被認為口感細膩清爽,帶有榛果香氣,尾韻乳脂香氣濃厚。使用低溫殺菌後的鮮奶油,加入乳酸菌之後,在攝氏9~15度間進行12小時以上的發酵。蒙太古奶油發酵時間為48小時,堅果、榛果香氣更加突出。

可頌(Croissant)普遍印象中來自法國,而目前較普遍的說法,是源於奧地利,後來才隨奧地利公主瑪麗.安東尼(Marie Antoinette)嫁給法國國王路易十六,帶進了法國。

發源於奧地利的說法,是當時鄂圖曼土耳其帝國與奧匈帝國交戰。土耳其挖地道準備攻城維也納,結果一個不小心,被匈牙利清晨上工的麵包師傅發現,即時向軍隊回報,才阻止了被攻陷的危機。

後來為了慶祝這事,以當時鄂圖曼帝國旗幟上的彎月為形,做成了麵包。用啃咬彎月型麵包來慶祝與示威。大概就像現在國際棒球賽時,會吃泡菜或壽司概念很像。

而當時的彎月型麵包,就是後來的羊角麵包(Petite Corne),由於當時的麵包製作技術與飲食偏好,當時的麵包體吃起來推測像是現在常見的鹽可頌或三峽金牛角麵包。

直到瑪麗.安東尼公主嫁入法國皇室,將此款麵包帶入法國。經過約一百年後,在1860年才有現在「Crossaint」的名稱,並且在後來經過改良,成了現在酥皮千層的樣態。

但,我們常看到的可頌,並不是彎月形狀。主要原因是一次世界大戰前,天然奶油是很珍稀的原料,因此當時使用天然奶油的可頌,會做成長型不彎曲,使用人工奶油則做成彎月型,以示區隔。

關於將可頌帶入法國的瑪麗.安東尼公主,還有一個廣為流傳的民間傳說。在法國大革命前,人民飢荒時,她曾說出了:「Qu’ils mangent de la brioche!」(讓他們吃布里歐許吧!)但後來被部分史學家認為與史實不符。

布里歐許是現在常見的麵包體,在costco也可以買到布里歐許麵包。由於用了大量的奶油跟雞蛋,因此吃起來特別香特別柔軟,由於當時奶油跟雞蛋都是很珍稀的食材,因此布里歐許麵包被視為奢侈品。「Qu’ils mangent de la brioche!」(讓他們吃布里歐許吧!)就被視為了法國版的「何不食肉糜」。或可推測當時的可頌麵包體可能接近布里歐許麵包體。

苗林行獨家代理進蒙太古AOP發酵奶油片進台灣,與台灣數十間烘焙店合作,推出蒙太古奶油彎月可頌。彎月造型呼應了可頌的發源,也巧妙地將過去彎月可頌用得是人工奶油,現在則是將高級天然奶油用在彎月可頌上,做有趣的反差對比。

參考資料

http://m.greatchef.com.cn/index/newsview?id=4267
https://urbansavour.com/information/blog?id=175
https://everylittled.com/article/136391
https://tw.appledaily.com/……/7P4K5ECXOPARWQCT47A53JRM3A/
https://kknews.cc/zh-tw/food/nl6l3q.html
https://veggieme.pixnet.net/……/333838011-%E6%88%91……https://zh.wikipedia.org/……/%E9%82%A3%E5%B0%B1%E5……
https://www.mdlbaking.com/……/%E7%83%98%E7%84%99%E7……https://veggieme.pixnet.net/……/333838011-%E6%88%91……

This article was written by 你好,我一位.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